深耕校地融合,共绘协同发展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7-08 15:55:39
为深化校地融合,优化区域产业与高校人才资源配置,助力高校毕业生扎根长清,长清区总工会外联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搭建平台、深化联动、推进互动等举措,奏响了校地协同发展的新乐章。
一、搭建多元平台,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立足桥梁纽带定位,以“高校走进长清”系列考察调研活动为抓手,打通沟通渠道,已开展多期考察活动。此举推动高校深度融入长清,使其得以发挥资源富集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同时,积极对接、调动本地优质资源,促成校地融合、校会融合、校企融合等多元模式,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多方优势互补,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深化校社联动,提升社区文化服务新温度。联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在社区和职工群体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高校师生走进第四社区、孝里中心小学等地,开展传染病防治宣讲、AI机器人科普、办公自动化培训等活动;还参与“红歌嘹亮”志愿服务及庆五一文艺演出。这些活动不仅搭建起高校与社区的知识共享桥梁,推动优质文化教育资源下沉,丰富了居民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深化了“校社联动”机制,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推进双向互动,开创校地合作新局面。积极推动双向参观交流,促进校地深度合作。济南市总工会、长清区总工会走进山东交通学院《共产党宣言》主题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建交流;齐鲁工业大学走访本地企业,推进产学研合作;省劳技走进供电公司交流座谈,并计划推进协议签订、挂牌及人员互聘等工作。这些互动打破了校地壁垒,加速了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共享,为校地在多领域的广泛深入合作奠定基础,实现了高校、企业与地方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