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惠工生活

过了腊八就是年

发布日期:2020-01-02 11:19:35

室外北风劲吹

屋内暖意融融

一碗腊八粥,好个腊八节

今天开始

年味一天浓过一天


1.jpg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
也是年末的意思
上古时代
冬季祭祖的日子叫“大腊”
腊月初八渐渐定为“腊日”
它祈求着丰收、寓意着吉祥


2.jpg


无论身在何方
人们在今天总想喝上一碗腊八粥
早在宋代,腊八喝粥已成风俗
皇帝向众大臣赐粥
百姓熬粥馈赠亲友
一碗热粥传承千年历史


3.jpg


腊八粥的讲究真不少
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
精致的做法要用二十多种食材
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
腊月初七开始忙活
腊八一早大功告成
满口香甜凝结着勤劳


4.jpg


为什么先民如此重视腊八粥?
有人说是因为“赤豆打鬼”
每逢腊八,恶鬼们总会出来作祟
赤豆熬粥可以祛疫迎祥
腊八,传递着健康祝福


5.jpg


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岳飞
忍饥挨饿的岳家军
正是在朱仙镇喝下百姓们的“千家粥”
得以在这天大胜而归
腊八,纪念着民族英雄


6.jpg


还有人说是为了弘扬美德
西晋时有个青年好吃懒做
时值年末忍饥挨饿
只得将家中五谷熬粥喝下
自此洗心革面勤俭持家
腊八,讲述着人生哲理


7.jpg


洒扫庭院、布置装饰
采购年货、准备食物
腊八开启了“春节时间”
家家户户都要为过年做好准备


8.jpg


去除老皮后
将紫皮蒜浸入米醋
封严坛口到除夕再启封
湛清翠绿、蒜辣醋香的腊八蒜
可以做凉菜可以配饺子
北方人的春节少不了它


9.jpg


在安徽黟县
家家户户将豆腐切块
抹上盐水后在中间挖一小洞
在太阳下蒸干做成“腊八豆腐”
古时的徽商外出一走一年
这豆腐就是游子与家乡的信物


10.jpg


在青海的一些地方
腊八的风俗很硬核
天亮前人们来到河床
取来水晶般的冰块供在家中
有的不怕牙冷舌冻
还要吃几块冰下肚
只求风调雨顺、消病除灾


11.jpg


腊八启发着文人们的才思
这年或许是天气和暖
或许是心怀祈愿,杜甫写下了: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12.jpg


更多的诗人在这一天思乡恨归
比如宋代的张耒
看着天边的大雁陷入故乡的回忆: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
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
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
久是无人过,谁知照酒杯。


13.jpg


好在今天
一段语音、一张车票
便可以疗愈乡愁
距离不再是亲情的阻隔
腊八节正昭示着团圆的开始


14.jpg


今天的腊八粥
香气氤氲着家的温暖
甜蜜里少不了儿时的回忆
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
“过了腊八就是年”
他们正盼着你早点回家!




                                    


拟稿人:管理员   核稿人:过了腊八就是年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