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元!职业技能培训怎么参加?补贴怎么拿?权威解读来啦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出部署,明确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近日,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参加在线访谈,介绍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相关工作。

Q1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展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方案》在此基础上,具体确定了哪些目标任务?
答
《方案》明确2019至2021年三年的具体目标任务。
一是在培训数量上,明确今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到2021年要完成补贴性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
二是在培训质量上,要求技能人才比重得到提高,明确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
这一目标是考虑优化我国技能人才比例结构,重点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投入培训,可大幅提升培训补贴标准,培训层次也会明显提高,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Q2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今年出台的《方案》有哪些政策创新点?
答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在于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发动劳动者和培训主体大规模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方案》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实现政策突破创新,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1
加大对培训主体政策激励和支持力度
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或者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对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可根据毕业生就业人数或培训实训人数给予支持;
在核定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总量时向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单位倾斜;
落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与公办同类机构享受同等待遇政策,不断培育发展壮大社会培训机构。
2
完善培训补贴政策
破除地域、户籍制约,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都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不超过3次。
3
给基层预留制定政策空间
规定省级人社、财政部门可在规定的原则下调整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人员范围和条件要求,可将确有培训需求、不具有按月领取养老金资格人员纳入政策范围。
市(地)以上人社、财政部门可在规定的原则下确定培训补贴标准。
特别是县级以上政府可对有关部门各类培训资金和项目进行整合,解决资金渠道和使用管理分散问题。
4
加强资金支持和保障
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单独设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实行专项管理。
明确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可用于企业“师带徒”津贴补助。
5
优化培训管理服务
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对项目制培训探索培训服务和补贴申领告知承诺制,简化流程,减少证明材料,提高服务效率。
Q3
网友们非常关心如何参加培训。如果一个企业职工想要参加培训,应该去哪里培训,能享受什么补贴?
答
根据《方案》关于企业职工补贴有关内容,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情况:
1.对于企业新录用的职工
如果被录用前是贫困家庭子女或者是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现在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于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1年内参加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的,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后,给予职工个人或企业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
2.对于企业选派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的职工
企业可以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方式开展培训,即依托企业培训中心、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
《方案》规定,职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给予企业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的职业培训补贴,由企业自主用于学徒培训工作。
3.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或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培训
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或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
4.对于技师、高级技师等企业高技能人才
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要求,企业可以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或其他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技师研修培训和高级技师研修培训。
符合条件人员可以享受技师培训项目补贴。
5.对于企业转岗职工
《方案》明确对转岗职工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行动。
企业可以依托相关培训机构对转岗职工开展新岗位所需技能的培训,也可以选派转岗职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Q4
《方案》将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列入就业重点群体,对他们重点开展哪些培训,能享受什么补贴?
答
这个群体一般简称为“两后生”,将他们列入就业重点群体主要考虑到他们学历低、年龄小,发展还未定型,引导他们学习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之路,终身受益。
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加劳动预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参加中长期培训或者就读技工院校。一方面有利于全面系统地学习技能,为技能成才打下良好基础;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学好技能再就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
《方案》规定,对“两后生”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行动,“两后生”中的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在培训期间同时给予生活费补贴。
Q5
有网友提出,要每年完成这么大的培训目标,谁来具体完成培训任务?如何确保培训高质量高标准?
答
《方案》明确通过企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社会培训和评价机构三类培训主体大力开展培训,有效增加培训供给。要调动各类培训主体积极性,引导其参与到职业技能培训中来。
一是有效发挥企业在职工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用人主体,最了解用人需求,也最清楚需要培训什么技能。因此,要明确企业在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兴办技工教育。
二是充分发挥院校的基础作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院校的职责,技工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指导院校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完善专业设置,通过产教融合、校企结合方式,深化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人才。
三是发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国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近2万家,这是一支巨大的培训力量。我们要求各地明确培训机构标准,提高培训质量效果,让符合标准的培训资源积极参与和发挥作用,要确保所有补贴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合格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开放。